序言:疫情袭来,拉萨城按下了暂停键。危急之时,身为民营医疗机构的阜康医院,不忘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医者仁心”的使命感,以主人翁的角色紧密配合党委和政府的抗疫工作部署。一批又一批无畏的敢于担当的阜康人前赴后继,投身至抗疫的洪流之中,为守一方平安、护一方百姓,写下了众多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故事。
8月8日,西藏阜康医院(本院区)被列入中风险地区,即将被封闭。彼时,医院里尚有一两百位患者及其陪护的家属,谁来驻守封闭后的院区,是迫在眉睫的一个难题。
疫情已是山雨欲来之势。阜康医院已经派遣医护人员参与党委和政府部署的抗疫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同意和指示下,各院区向市民和滞留游客开辟核酸采集通道。疫情当前,千头万绪,王斌董事长和陈香红院长等领导投入抗疫工作的统筹和调度,分身无术。
危急之际,陈香红院长推荐全国劳模、门诊部负责人索珍留守在即将被封控的阜康医院(本院区),负责后续工作。非常之际,领头人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尽管料想过会经历种种艰难,索珍依然义无反顾地接受了这一份挑战,迎难而上。在阜康医院艰难之际,她必须替单位和领导分忧,何况她是党员和全国劳模。
被封的第一天凌晨,全院患者、家属以及医院员工被采集了核酸,一共246人。在接下来直至医院解封的日子,医院的防疫、病人救治、物资调度、医疗垃圾收集、体温检测、档案建立等一切工作,以及这两百余人的吃喝等问题,都要由索珍一人操心了,她每天要在心头通盘这些事,并一一记在笔记本上。
与阜康医院共同成长的索珍,从一位普通的员工,蝶变为一位优秀的中层干部,而今“疫”势逼人,在措手不及之时,硬是生生将她推上了一个更高的角色,临时执掌一个分院,她感觉压力山大,可是她这个时候已无退路了,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
承平时期,索珍还有院领导这些靠山,而如今,她是留守员工的靠山了,是他们的主心骨了。这个时候,她必须扛起重任,不能自己先乱了方寸。细微之处见人品,危急之时现英雄。她遣兵调将,调度统筹,一切井然有序。
疫情笼罩之下,防疫是重中之重。索珍组织门诊部干事、导医、清洁工和保安培训消毒,在前三天里连续对本院区进行了大消杀,第三天物表检测显示,结果全为阴性。
索珍动员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防护宣教,加强对疫情的防范。被封闭在医院,一些患者及其家属情绪波动,索珍和医护人员,予以心理疏导。每一位病人的病情和心理状态,都被密切关注着。
每天,索珍的身影都会出现在每一个楼层,每一个角落,她的压力实在太大了,她要将医院的一切装在她的脑海里,做到心里有数,以免出现漏洞。她安排专人负责防疫和饮食等物资,每天向她汇报用度。
索珍关注着医院内部的一切,还要与外部进行工作对接。每天索珍要请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为医院患者、家属和员工采集核酸,请医院院感科的工作人员对本院区予以物表监控。她及时地将医院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向王斌董事长和陈香红院长汇报。
难题一个一个接踵而来,在这个非常时期,处在这样“一家之主”的位置,索珍在平常的应对工作之外,更要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的,这才是最大的考验,而应对这些难题,时而如热锅上的蚂蚁。
由于医院的患者及其家属绝大多数是藏族同胞,他们喜食糌粑,这特殊时期,这一物资短缺。他们吃不上糌粑,闹起了情绪,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一个小的问题或许酿成一个大的问题。索珍思前想后,多方筹措,最终筹集了二百八十斤糌粑,解决了燃眉之急。
在非常时期,城市已经按下了暂停键,平时根本算不上一个问题的问题,这个时候就成了一个棘手难题。索珍一一应对,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危机和难题。
虽然索珍处在封控之中,可是医院领导每天都关心着她,在领导们的关怀之下,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
8月17日,阜康医院本院区解封。在封控期间,全院零感染,医院秩序井然。索珍她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几乎每夜难以入眠,终于不辱使命。陈香红院长前去看望了她,这个坚强的全国劳模,紧紧拥抱着陈院长,眼泪情不自禁夺眶而出。
本院区封控结束之后,索珍又被寄予重任,与呼吸内科主任曹景新一起带领了一支小分队,前往日喀则支援当地的抗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