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源于创始人王斌先生1994年看过的《大清药王胡雪岩》一书中的“阜康钱庄”,书中写到胡雪岩在该店当店小二时老板告诉他“阜康”是时任大学士左宗棠给起的堂号。阜康寓意“物阜民康”,即“物产丰富民族安康”之意。这段典故对胡雪岩影响很大,以至功成名就后的胡雪岩还创办了与“同仁堂”齐名的“胡庆余堂”,济世一方百姓。
那时的王斌觉得“阜康”二字意义重大,今后若创业就以“阜康”命名,向胡雪岩学习,向左宗棠致敬!创办医院缘于王斌儿时得了一次“小儿麻痹病”,由于当时农村经济条件很差,同病房的四个病友都因放弃治疗落下残疾,唯独他家庭条件稍好而健康,他自此立志长大一定要当医生。后来他才知道当医生只有看病而无免费救治贫困患者的权利,他便又立志开一家自己有权帮助患者免费治疗的医院。经过多年的打工和开办药店完成资金积累,终于在2004年4月28日创办了“阜康医院”。
标志主图印有一位怀抱孩子的母亲,周围撖榄枝环绕母亲的怀抱。标志不仅代表了国家社会丰衣足食、母子平安健康,更体现了医院为广大患者及社会提供最为耐心细致的关爱和温馨服务的志愿;标志的绿色和橄榄叶象征着平安、和谐和新生,寓意为生命开启绿色通道。整个标志体现了关爱生命,以人为本的鲜明特征。
树医药行业之典范,全力服务于老百姓,幸福员工成就自我
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
尊重,仁爱,诚信,创新
用我们的知识和良知为人类健康服务
客户需求至上,团队精诚合作,成果贡献共享。
让人类因为阜康的存在而变得更加健康和长寿。
致力于为员工提供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有温度的健康服务
让患者在我院看得起病,让患者在我院看得好病,让患者愿意来我院看病。
只要有利于患者的事;
只要有利于阜康的事;
只要有利于国家的事。
在阜康,只要符合以上三个原则,紧急情况下任何人不经请示都可以去做,不用承担经济损失。
不论能力有多强;
不论职务有多高;
不论贡献有多大。
在阜康,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永远不能做对不起家庭、患者、单位和国家的事。
在父母生病临终时;
在妻子生子临产时;
在孩子升学临考时。
在阜康,对于父母生病不回家、妻子临产不照顾、孩子升学不陪同的员工,不但不表扬、不宣扬,而且还要对他的真实品行进行考察,决定是否继续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