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一堂生动的临时“课堂”在巴荣寺外的广场演办,阜康医院义诊组的大夫,在高原阳光和强风的双重袭击下,借助广场相对较强的网络信号,为僧人传授医疗仪器用法。
当天,阜康医院义诊组一行人在负责人熊欣媛的带领下,前往那曲色尼区巴荣寺,赠送生理参数检测仪。
义诊组抵达后,发现寺院无移动网络信号,而生理参数检测仪的运行,依赖网络环境。
大夫巴桑卓嘎愁眉不展之际,巴荣寺的一名僧人说,下午三四点后,方有移动网络信号。
巴桑和四郎拉姆先使用其他检测设备,为僧人测量血压、血糖、血脂等身体指标参数。
移动网络信号终于劈空而来,可是屋内信号微弱,时断时续,难以为继。
露天课堂
巴桑灵光一闪,携仪器至寺外的一处广场,果不其然,这里移动信号胜过屋内。她决定将传授课堂因地制宜设在这露天广场。
路边的水泥护墩转身改为板凳,巴桑和四郎拉姆及僧人学员坐在上面,传授就此开始。
毕竟是室外,毫无遮拦。高原阳光炙辣,兼之飘风不止,这幕天席地的露天学堂,委实不及杜甫草堂了。
熊欣媛忽然想起救护车里有一把落地大伞,将之搬运过来,可是柱地不稳,她就扶柱而立,为他们撑起一匝阴地。
这把伞然虽然过滤了一些阳光的强度,究竟只能是聊胜于无,孤旦一用而已,此件飘风肆虐,无孔不入。
这露天课堂的窘迫,其实在义诊组眼里,不值一提。
自今年起,阜康的爱心延及山高路远的高海拔地区的僧人。熊欣媛带着义诊组跋山涉水,将生理参数检测仪,送往一个个寺庙。
曾经,她们一行夜半遇水毁道路,前进不能,后退不得;曾经,他们在双湖的一家餐馆,集体食物中毒;曾经,一个个困难横刀立马面前……
跟过去的遭遇相比,这露天课堂,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而在阜康义诊组的“访寺”的经历中,他们深感僧人的不易,高海拔和看病难,影响着他们的身体健康。
熊欣媛与那曲色尼区统战部长达瓦顿珠交谈
“即使再艰难,义诊组也要坚定一个信念,将阜康的爱心,和健康的意识理念,送往一个个寺院。”熊欣媛表示。
这时,传授结束了。巴桑合上仪器,惊喜道:“又没有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