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9日,一场围绕人工智能在高原病及医疗领域应用的研究交流会在电子科技大学主楼会议室举行。西藏阜康医院的代表们与西藏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的专家学者们共聚一堂,就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升高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效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会议开始,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于永斌热情欢迎与会者的到来,并强调了人工智能技术在高原疾病研究中的重要性和潜力。他指出,科技的迅猛发展为医疗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特别是在高原地区,人工智能的应用将极大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和准确性。
电子科技大学讲师王向向,在会上对人工智能在高原疾病领域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详细阐述。他提到,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在疾病的早期筛查、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治疗等方面。王向向表示,人工智能不仅可以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还能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的医疗服务,这是未来医疗发展的重要方向。
西藏大学副教授洛桑嘎登,分享了当前人工智能在心脏疾病和两癌筛查等领域的应用现状。他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人工智能如何帮助医生在复杂的病例中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
西藏阜康医院党委书记王斌在发言中指出,人工智能赋能医疗已成为未来的趋势,能够显著提升医疗诊断的准确度。他强调,从科研到实际应用,特别是在西藏这样特殊的地区,需要大量的高原病数据进行差异化分析。王斌书记透露,西藏阜康医院自成立以来,已积累了20余年的高原病数据,这些可以为人工智能在高原相关疾病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支持。
西藏阜康医院副院长欧珠罗布则具体介绍了西藏医疗的规模、布局、资源以及在高原疾病研究领域所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和独特优势。他表示,如果我们能利用好西藏独特的疾病资源,并通过AI赋能,必将对提升高原病的防治水平以及西藏医疗卫生的科技水平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此外,西藏阜康医院副院长曹世磊分享了对人工智能算法和方法的见解,并希望通过接入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有效提升西藏偏远地区的诊疗质量。西藏阜康医院数字化中心项目负责人任明贤也表达了对未来数字化医疗的美好愿景,期待通过合作实现更高效的医疗服务。
会议最后,中国工程院院士、西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尼玛扎西进行了总结发言。他强调,高原环境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催生了对特殊疾病防治的迫切需求,西藏是研究高原病防治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独特场所。他呼吁各方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推动人工智能在高原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他指出,科技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人民,希望与西藏阜康医院形成互补,加强交流与合作,以高起点、高质量、高目标,服务国家战略。
本次会议搭建了一个深度交流的平台,通过与会者积极的讨论与交流,为未来人工智能在高原疾病领域的研究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提升高原地区医疗服务水平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